跌破眼镜:基金业陷“活多钱少”困局_管理_机构_易方达

发布日期:2025-05-23 10:07    点击次数:90

行业降费潮下:资管机构“增收不增利”‌

截至2024年末,197家资管机构公募基金管理费收入同比下滑8%,至1246.87亿元,而同期管理规模却从27.18万亿元攀升至32.34万亿元,增幅达19%。这一“规模扩张、收入缩水”的背离现象,折射出基金行业降费改革的直接冲击。

头部机构仍占据主导地位,易方达、华夏、广发等前十名机构合计管理费收入占比超行业总额的40%。但尾部机构生存压力加剧——汇百川基金因2024年才发行首只产品,全年仅收取管理费74万元,排名垫底。

‌货基与ETF成“管理费奶牛” 天弘余额宝稳居榜首‌

单只基金管理费收入榜单中,货币基金与ETF产品仍是“吸金主力”:

‌天弘余额宝‌:2024年管理费收入22.67亿元,同比增长10.4%,连续多年蝉联榜首,基金份额从7022.5亿份增至7710.2亿份;

展开剩余57%

‌华泰柏瑞沪深300ETF‌:管理费收入从2023年的4.5亿元飙升至11.28亿元,增幅超150%;

‌易方达易理财、平安日增利‌等货基产品紧随其后,前十名产品管理费均超5亿元。

头部产品的强势表现,进一步加剧行业分化。

‌旱涝保收费遭诟病:18家机构“亏基民钱,赚管理费”‌

Wind数据显示,2024年194家可比机构中,13家旗下基金整体亏损,却仍收取管理费。其中:

‌国金基金‌:亏损10.28亿元,却收取管理费2.7亿元;

‌益民基金、兴证资管、中金财富‌等机构同样陷入“利润为负、管理费为正”的尴尬。

与此形成对比的是,南方基金旗下‌南方瑞合三年定开LOF作为首只“赚钱才收管理费”的浮动费率产品,2024年向持有人退还管理费2301.35万元,成为行业唯一退费案例。

‌头部机构“赚钱能力”分化 易方达、华夏领跑‌

管理费下降并未削弱头部机构的盈利贡献。2024年,易方达、华夏、华泰柏瑞等前十名机构合计为基民赚取利润7048.22亿元,占全行业盈利总额的约70%。其中:

‌易方达‌:以超千亿利润位列榜首;

‌华泰柏瑞‌:凭借ETF规模爆发,利润贡献排名跃升至第三。

但尾部机构业绩低迷与管理费刚性收取的矛盾,仍考验行业收费模式的可持续性。

‌(数据支持:Wind资讯、基金年报;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)‌

d

发布于:广东省